本科同专业
他们的爱情在校园中渐渐萌芽
一同走进交大
他们既是战友,也是知己
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心有所属,脚下有路
他们是“1+1>2”的“学霸情侣”
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涵睿 张瀛月
张瀛月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直博三年级学生,师从邓涛教授,宋成轶副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曾担任本科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曾获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团员、校级优秀班干部等荣誉。
朱涵睿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直博三年级学生,师从邓涛教授,尚文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所博士第三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本科班长,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副部长,班导师助理等职务,曾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团员、校级优秀班干部等荣誉。
朱涵睿对张瀛月的初印象是“酷酷的”。本科上学的时候,他就常常看到这个女生,戴着一顶帽子,天天捧着本书往图书馆走得飞快。
在张瀛月眼中,朱涵睿泽是一个经常泡在自习室,戴着耳机看电脑,有点“自闭”的男生。
这样两个普通人,在大学生活的后半段结缘,并在被交大录取后成为情侣。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这段励志而美好的故事。
朱涵睿喜欢运动,大四推免后,因为拥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于是常常去跑步以锻炼身体。张瀛月也是一个爱早起、勤奋刻苦的姑娘。在经历了保研长跑后,她在朱涵睿的邀请下加入了跑步的行列。
随着见面次数增多,两人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爱情渐渐开始萌芽。“其实和我一开始的印象完全不一样,在一起以后觉得她的性格很好,明明会的那么多、能力那么强,却很善解人意,温柔腼腆”。朱涵睿说这些的时候,眼里满含藏不住的笑意。
二人本科同专业,在推免的时候既是战友,也是竞争对手。但对彼此的好感却并没有让两人“手下留情”,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定目标,倾尽全力。最终两人一同被上海交大材料学院录取,并且进入了同一课题组。从本科同学,到竞争对手,再到如今的科研同门,奇妙的缘分使他们更加亲密。
从中南大学一同走到交大,他们始终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选择读博不是一件易事,两人一同决定直博交大后,也面临了诸多的压力和挫折。
“他有时候会因为科研焦虑而心情不好,我一般会暂时放下手头的事,陪他在学校里走一圈,聊一聊。如果要是我心情不好,也会跟他吐吐槽。”
因为两人同专业,因此有更多共同语言,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更了解彼此。
醉心学习的二人,即使忙碌,也始终用心经营着两人的感情。有一年的“520”,朱涵睿因为忙于一个项目,沉浸在实验室到深夜,竟错过了该和女友一起度过的时光。
“那天晚上我凌晨2点多才干完手头的活,因为时间很紧张,所以也没办法抽身。回宿舍以后,我想她应该是睡着了,但肯定是会有点不开心,所以我赶紧订了个蛋糕,希望能弥补520没在一起的遗憾”
恋爱在两人的学习中,一直起到粘合剂的作用,使得1+1>2成为常事。因为课题有交叉,二人在学习上常常互相帮助。
“我有时候会给她讲解一些知识点,如果我的课题项目需要拿主意,她也会和我一起思考讨论。这也是我们的日常。”
进入博士阶段后,两人很快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把每天的作息安排得井井有条。本科期间晚间运动的习惯也被保留下来,一起跑步、游泳或是骑车都成了他们交流的浪漫机会。虽然科研任务重,学习节奏快,但爱情的浪漫调剂着二人的生活。
谈到未来,他们的规划也非常清晰。
“我们俩谈恋爱就是奔着结婚去的,所以对未来的种种规划也在和双方父母沟通。”
当被问到毕业后是否打算留在上海时,两人表示:“现在还不确定以后工作在哪里,但有一点很确定,就是我们一定不会分开”。
来源 | 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