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笺留墨有情,春雨润物无声

交大这位班主任老师

十年来坚持与学生书信交流

400余封,70万字

有书法,有故事

有理想,有情怀

《见字如面:一位大学老师与

学生的十年书信往来》

新书发布,温暖上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信逐渐转变为更快捷的其他通讯方式。而自2013年9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班主任以来,杨志彪老师每年都会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书信交流,包括每学期的期末或开学写给学生及其家长的公开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包括毛笔书信)。信件内容涉及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学习生活、心理健康、选择坚持、体育美育等。十年来,杨老师撰写的书信累计数量达400余封,字数达70万字。一笔一画之间,传递的是情感,温暖的是人心;一来一往之间,坚定的是理想,塑造的是人格。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精选、结集出版的《见字如面:一位大学老师与学生的十年书信往来》一书面世。这是一部十年写就的情怀之作,是一个十年践行的教育理念,正如杨志彪老师所说:“十年来,我见证了每个同学的成长,学生的坚强、勇敢、自信、乐观、渴望、期盼、无奈、不安、彷徨,时常让我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经历的那些不眠之夜,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因而能够陪学生高兴,陪学生落泪,更让我思考教育的意义,生命的真谛。”

以下通过几个片段,切身感受这长达十年的鱼书雁信师生情。

思考大学意义,提高心灵修养

同大多数同学一样,新的学期我充满喜悦之情,因为有这么多新的面孔。我很喜欢大学这种环境,这也是我最终在大学任教的原因。教师可以变老,楼房可以变旧,但只有学生永远年轻。大学的四年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嬗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你们刚一入学,恰似春苗,长势喜人,怎不令人喜悦?

喜悦之后就是激动。我经常为自己从事的工作莫名地激动。我觉得我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或者说是一件伟大的事。无关名利,只在内心的安详和平静,只为引导你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追寻生命的意义,思考心灵的归宿……

和学生共同成长

孩子在交通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刚入学时的新鲜、热闹、迷茫、彷徨仿佛都历历在目。我不敢确定,孩子在这一个学期里具体收获了什么,我能确定的是孩子在成长——飞速成长!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也在和您的孩子共同成长,这是教学相长的最高境界。从拿到学生名单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我与您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是这些可爱、优秀、极富个性的孩子推动着我不断学习。他们年轻、积极、乐观、高昂的精神面貌也在时刻影响我,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正向的影响,我回馈他们的自然也是满满的正能量。我们班级就是在这样一种良好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凝聚、向前。

实践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也历史性地落在了你们的肩上,学习什么样的理论,开创什么样的事业,吸引着全世界的有识之士一探究竟。而对于个人而言,我们不可能全部吸收浩如烟海的知识和信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有选择性地认识并实践之,便是正确的实践观。

那些能够长期进行有价值思考和实践的同学,已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从不会让自己的时间变成空白,或深沉思考,或积极实践,或认真读书,或刻苦钻研。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者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创造者新的理论。

 

                  作者简介  

杨志彪,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师。2013-2022年间,担任两届本科生班主任。曾获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一等奖(2017)、首届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2021)、三育人先进个人、十佳班主任、金钥匙奖、优秀班主任、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曾获上海交通大学“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0余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晨星学者奖励计划后备人才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后奖励二等奖等。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任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致远文艺协会副会长、东方艺术中心会员,出版著作《时雨集》《交大映画》,参编《诗文交大》,任《上海交大报》副刊专栏作者,有书法作品入选《书画交大》及校庆书法展。

 

来源:交大出版社